假市场之名 行利己之实——解构美式“市场经济”霸道双标
2021-10-15 16:20:56来源:
新华社北京10月14日电(国际观察)假市场之名 行利己之实——解构美式“市场经济”霸道双标
新华社记者樊宇
美国惯以“市场经济捍卫者”自居,动辄对别国指手画脚,现实中却奉行“美国优先”,漠视市场经济规则,随意挥舞关税大棒、为自由贸易设障,给外来投资筑墙、扰乱全球产业链,成为世界经济的“麻烦制造者”和“秩序破坏者”。
美国违背市场规律逆全球共识
市场经济以规则为准绳,而美国却打着“规则”“秩序”的幌子,将国内法凌驾于国际规则之上,滥用贸易保护工具,挑起贸易摩擦,不仅新兴经济体,就连欧盟和加拿大等盟友也成为美方打压对象。
为追求“美国优先”,美国政府无视全球共识,逼停世界贸易组织上诉机制,企图将国际贸易拉回“丛林时代”,遭到美国国内各界及国际社会批评。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指出,世界缺乏安全的争端解决程序,贸易被拖入地缘政治博弈的风险已经上升。去年9月,约3500家美国公司在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起诉美国政府,要求法院裁决美政府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非法”。面对美国的贸易霸凌行径,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挪威、印度、中国、俄罗斯均诉诸世贸组织,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市场经济的活力源于对市场主体经营、投资决策的尊重,美国却滥用“国家安全”概念,恣意出台禁令、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他国企业。
市场经济的活力源于有效的资源配置和分工合作,但跨国投资和生产却受到美国强行干扰。美国收紧投资审查,对包括中国企业在内的外资企业投资设障,先后否决了多起外资并购交易。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由美国财政部牵头的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手握海外公司收购生杀大权,已成为打压中国的重要工具。出于对半导体等所谓关键产品供应链风险的担忧,美国想构造国内供应链实现生产本地化;出于对制造业回流的偏执,“购买美国货”条款不断强化,他国优质产品流向美国市场的通道被卡频频发生。
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院长杰弗里·加雷特表示,新冠疫情发生后,要求缩短供应链以强化供应链“韧性”的呼声增大,但若让产品完全“美国制造”,其成本“令人生畏”。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玛丽·洛夫莉认为,降低供应链风险的关键之一在于建立可信赖的多元化供应链,而不是一味追求将供应链转移回美国。
破坏公平、扭曲竞争,美国不仅不能实现“美国优先”,反而会增加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成本,侵蚀经济全球化发展之基,削弱世界经济稳定增长之源。
中国以开放合作促全球共赢
与美国践踏国际规则、扰乱世界经贸秩序、肆意“脱钩”“断链”不同,中国支持多边主义,支持全球化进程和公平竞争,为全球经济合作与发展提供动力。
中国积极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给企业带来稳定预期。中国实施外商投资法和相关配套法规,进一步缩减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德国法兰克福金融与管理学院教授勒歇尔表示,中国一方面加强内部市场建设、改善营商环境,另一方面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这将进一步吸引投资者进入中国,抓住中国市场发展机遇。
中国秉持互利共赢理念,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服贸会、进博会、消博会成为中国与世界共享机遇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在合作中不断发展,成为互联互通的重要纽带。面对贸易保护主义逆风,中国坚持与各国携手发展。去年11月,《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正式签署。中国如今已成为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对很多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已成为其全球利润增长的“主引擎”。
中国始终是吸引全球投资的沃土。在中国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的背景下,跨国资本投资中国热情不减,今年1至8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22.3%;中国欧盟商会调查显示,60%的受访企业计划今年扩大在华业务规模;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调查显示,近7成受访企业对中国市场未来5年商业前景感到乐观。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认为,市场经济并不存在“黄金标准”,而是各国根据自身情况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之间寻找平衡点,中国一直在持续推进市场化改革中实现经济发展,而美式经济价值观则因市场失灵造成政治分裂与社会撕裂而备受质疑。
关键词: